
扫 一 扫 关 注 我 们
聚丙烯酰胺是一种线性高分子聚合物,因其不错的絮凝、增稠、粘结性能,被普遍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、工业废水处理、饮用水净化及污泥脱水等区域。其核心作用是通过电荷中和、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等机制,实现水中悬浮物、胶体颗粒及溶解性污染物的快去掉。
聚丙烯酰胺絮凝效果源于其分子链上的酰胺基(—CONH)或改性后的离子基团(如阴离子羧基、阳离子季铵基),通过以下机制实现污染物去掉:
一、电荷中和与压缩双电层
原理:水中悬浮颗粒(如黏土、病菌)通常带负电,表面形成双电层结构。阳离子型PAM(CPAM)通过季铵基团(—N(CH))与颗粒表面负电荷中和,降低静电斥力,使颗粒脱稳并聚集。
案例:在造纸废水处理中,CPAM可使悬浮物(SS)浓度从2000mg/L降至50mg/L以下。
二、吸附架桥作用
原理:PAM分子链通过范德华力或氢键吸附多个颗粒,形成“颗粒-PAM-颗粒”的絮体桥接结构。非离子型PAM(NPAM)和阴离子型PAM(APAM)主要依赖此机制。
优点:适用于低浊度水(如<50NTU),可处理粒径<1μm的胶体颗粒。
三、网捕卷扫作用
原理:高分子量PAM(>1000万Da)在水中形成三维网状结构,通过机械拦截和卷扫作用捕获悬浮物。此机制在快搅拌条件下效果不错。
应用:常用于高浊度水(如暴雨径流)的应急处理,絮体沉降速度可达10-20m/h。
四、协同增效作用
与无机絮凝剂联用:如聚合氯化铝(PAC)+PAM,PAC通过电中和使颗粒脱稳,PAM通过架桥作用加速絮体生长,形成“大而密实”的矾花,降低剂用量30%-50%。
与氧化剂联用:如芬顿试剂(Fe+HO)预氧化后投加PAM,可提升难降解有机(以实际报告为主)物(如染料、农)的去掉率。
聚丙烯酰胺在不同水处理场景中的应用:
一、市政污水处理
污泥脱水:阳离子PAM(CPAM)通过电荷中和压缩污泥中病菌细胞壁的负电荷,释放结合水,提升污泥脱水速率。
深层处理:阴离子PAM(APAM)与PAC联用,去掉二层出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,使出水浊度<1NTU,达到回用标准。
二、工业废水处理
印染废水:阳离子PAM可中和染料分子的负电荷,形成大絮体,COD去掉率达60%-80%。
煤矿废水:非离子PAM通过架桥作用捕获煤粉颗粒,实现洗煤水闭路循环。
石油开采废水:高分子量APAM(分子量>1500万Da)通过网捕卷扫去掉钻井液中的黏土颗粒,悬浮物浓度从5000mg/L降至<100mg/L。
三、饮用水净化
高浊度水处理:APAM与聚合硫酸铁(PFS)联用,处理黄河、长江等高浊度原水(浊度>1000NTU),絮体沉降速度达15m/h,出水浊度<3NTU。
低温低浊水处理:改性PAM(如两性离子型)在低温(<5℃)条件下仍保持速率不错絮凝性能,解决北方地区冬季净水难题。
四、应急水处理
突发水污染事件:快投加PAM可拦截藻类、油污等污染物,如太湖蓝藻爆发时,PAM使藻类去掉率达85%以上,避免水源地污染。